生產要開始的症狀
原資料來源網址
懷孕時會有正常的不規則子宮收縮,在懷孕過程中是一直存在的,但頻率和強度會隨著預產期的接近而越來越高,接著會先出現假性陣痛,但此時是較不規則的收縮,當接著變成真正的陣痛之後,即變成相當規則的收縮,強度越來越強,密度越來越高,子宮的收縮開始變的會痛,每次收縮時子宮開始變的硬起來,在前腹部以及背部會痛的感覺,子宮頸會擴張,此時胎頭會降下來,胎兒的頭部卡在骨盆腔中而固定下來,羊膜鼓出來甚至破掉。
預產期逐漸接近,隨時可能出現生產的變化,什麼是即將生產的徵兆:
◎子宮規則收縮陣痛:
子宮收縮會引起陣痛,且陣痛的時間會愈來愈長,陣痛的間隔亦會愈來愈短;一般初產婦每隔五分鐘痛一次,經產婦每隔十分鐘痛一次即須入院待產。
◎破水:
當感覺有透明如水的液體自陰道流出時,不論懷孕幾週都得馬上入院。
◎陰道出血:
陰道出血伴隨規則陣痛時,須入院檢查。
產婦住院後,須做內診,可評估產程。檢查包括:子宮頸口開的程度,子宮頸變薄的程度,胎頭下降程度。
生產過程:產程分期,分為四期:
- 第一產程:真正產痛開始至子宮頸全開為止。
- 第二產程:子宮頸全開至胎兒娩出為止。
- 第三產程:胎兒娩出至胎盤娩出為止。
- 第四產程:胎盤娩出後頭一小時內。
影響自然生產過程進展的快慢與變化,其因素有很多:
◎胎兒身體大小:
寶寶較小,生得較快,甚至有急產的可能;若胎兒較大,生產所需的時間可能較長。
◎子宮是否有效收縮:
有效的子宮收縮,收縮的頻率規律而密集,而收縮所引發的陣痛強度通常與收縮頻率呈正比,如果子宮一直無法持續而有效收縮,則整個生產過程也會跟著拉長。如果進入產程後,子宮無法有效收縮使子宮頸口擴張,則須施加催生藥劑,以加強收縮效果。
◎產道大小:
從骨盆腔、子宮頸口到陰道,就是所謂的產道。骨盆腔較寬大,胎兒較容易下降,骨盆腔太過狹窄,胎兒較容易發生產程遲滯。
◎生產次數:
通常經產婦生產的速度較快,初產婦生產所需的時間可能較長。
◎生產的機轉:
胎兒在分娩過程如何通過產道出生臨盆末期胎頭進入骨盆腔,此時胎頭通過骨盆入口當胎頭遇阻力,則胎頭屈曲使下頷更靠近其胸部胎頭慢慢內迴轉旋轉成枕部朝前、面朝後胎頭通過恥骨下緣,生出胎頭。胎頭娩出後胎頭轉回原來的位置→生出前肩膀→生出後肩膀→生出身體與四肢→生出胎盤嬰兒。
◎娩出後之處理:
置嬰兒於溫暖的處理台上,擦淨嬰兒身體。臍帶以臍帶夾夾住,距胎兒一公分左右斷臍。斷面以優碘消毒,其下裹以紗布。測量體重身高頭圍腹圍及體溫,觀察外觀活力。放入保溫箱送入嬰兒室。